介于时间光影中的情绪延伸
——荒木经惟“感伤之旅·堕乐园”上海展尾声
文/路易斯诺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影像以一种便捷的方式侵入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网络页面还是平面书刊,到处都堆叠着丰富多样的图片。当我们能随手拍下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络中的同时,影像所具备的细致的叙述以及敏感的表达被随之忽略。
“三影堂”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举办的荒木经惟“伤感之旅·堕乐园”影展再次把我们拉回了那个影像纯真的年代。
时间回到1971年。在世界还未被网络和数据占领之前,一个日本广告摄影师面对时尚摄影的巨大谎言时,决定放弃自己的职业,去追寻纯粹的私人的影像纪录。这个离经叛道的人就是今日的艺术大师荒木经惟。在他与新婚妻子阳子的旅行途中,荒木经惟用胶片相机记录下他们行旅的点滴。这便是荒木经惟自行编辑出版的第一部“私写真”《感伤之旅》摄影集。
《感伤之旅》的一系列黑白照片中,我们看到阳子以日常的生活状态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阳子面容青涩,并不露出笑容,好像沉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蹲在站台等车的背影,坐在旅馆床上出神的裸体,躺在湖中木船上入睡的身姿,这些关于阳子的生活细节被荒木经惟捕捉下来,并以一种极为私密的观感呈现在我们面前。此外,两人共枕过的凌乱床铺,摆放脸盆和水杯的盥洗台,电器线路缠绕在榻榻米上的房间,这些细微的镜头语言把旅行过程中的画面都展现出来。
《感伤之旅》不再像传统摄影的规矩和藏匿,荒木经惟用这种私人化的表达打破了摄影的空间性,让我们在观看这组照片时把各个细节串联起来,通过想象构建了完整的旅行。不同时间下的地点,不同状态下的人物,黑白光影中透露了时间的流逝。而“新婚之旅”取名为《伤感之旅》大抵也因为这时间流逝之感。
另一组作品《冬之旅》在延续“私写真”的基础上,以更加情绪化的镜头记录了结婚二十年后即将离世的阳子。1989年阳子因病入院,荒木经惟拍摄了阳子在病房里的状态。仅有的几张阳子的照片中,阳子的表情与《感伤之旅》中青涩的面容相比,显得更加成熟和从容。之后阳子病情恶化,躺在担架床被推往急救室,直到阳子去世后躺在铺满鲜花的棺木中,送葬车运送阳子的遗体。整个过程都被如实记录下来。在此过程中他还拍摄了大量的空景照片,如晾晒在阳台上的两床棉被,楼梯上孤独的人影,病房外天空的虚无。阳子去世后,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的袭来,荒木经惟从家里拍摄了屋外空旷苍白的景象。
静静走过展厅里《冬之旅》的作品墙,我们能感受到那种令人屏息的凝滞气氛,带着死亡夺走生命的绝望。这个系列中,荒木经惟把“私写真”的概念发挥到极致,用影像讲述了阳子去世的心情,在时间性的表达中抒发了自己面对爱人死亡的绝望和孤独之感。
之后创作的《春之旅》,记录了阳子去世之后他与爱猫奇洛的孤独生活,以及奇洛去世的过程。自阳子入院之后,荒木经惟的镜头语言更加情绪化,出现了很多拍摄天空光影的空旷景象。这一系列作品在拍摄了爱猫去世后的尸体和遗骨之后,以两幅阴晴不定的天空之景作为尾声,表达了又一个生命离去之后,荒木经惟对孤独的感受更加深刻。
展览最后展出了荒木经惟的最新摄影作品《堕乐园》。起因是2012年他曾与阳子共同生活的旧公寓需要拆除,同时日本遭受地震海啸的灾害。荒木经惟感怀曾经拍摄过无数照片的旧公寓阳台,于是搭置了黑布背景,将玩具恐龙、娃娃与花放在一起,孩童般天真的情绪与浓重阴暗的画面交织在一起,在这个荒木经惟视为乐园的阳台上,他为自己的镜头举办了最后的狂欢,然后这些美好的回忆堕入虚空。
荒木经惟被人熟知多是因为捆绑、过激人体的摄影作品,其大胆的风格遭受激烈争议。但荒木经惟并不是一个专门博取眼光和注目的摄影师,他的“感伤之旅·堕乐园”展览就像他写就的一部私人传记,将未曾表露的私人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接受我们的阅读与审视,将自己细腻的情感传递给观展的每一个人。
时值荒木经惟上海影展尾声,再次以缓慢的步伐走在展厅中,历经一次感伤之旅,所有时间行进中的光影流动,如旧时黑白电影,堆叠出一个落寞之人的内心感怀。
(本文刊登于《北京青年报》http://youth.ynet.com/3.1/1401/21/8662406.html)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影像以一种便捷的方式侵入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网络页面还是平面书刊,到处都堆叠着丰富多样的图片。当我们能随手拍下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络中的同时,影像所具备的细致的叙述以及敏感的表达被随之忽略。
“三影堂”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举办的荒木经惟“伤感之旅·堕乐园”影展再次把我们拉回了那个影像纯真的年代。
时间回到1971年。在世界还未被网络和数据占领之前,一个日本广告摄影师面对时尚摄影的巨大谎言时,决定放弃自己的职业,去追寻纯粹的私人的影像纪录。这个离经叛道的人就是今日的艺术大师荒木经惟。在他与新婚妻子阳子的旅行途中,荒木经惟用胶片相机记录下他们行旅的点滴。这便是荒木经惟自行编辑出版的第一部“私写真”《感伤之旅》摄影集。
《感伤之旅》的一系列黑白照片中,我们看到阳子以日常的生活状态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阳子面容青涩,并不露出笑容,好像沉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蹲在站台等车的背影,坐在旅馆床上出神的裸体,躺在湖中木船上入睡的身姿,这些关于阳子的生活细节被荒木经惟捕捉下来,并以一种极为私密的观感呈现在我们面前。此外,两人共枕过的凌乱床铺,摆放脸盆和水杯的盥洗台,电器线路缠绕在榻榻米上的房间,这些细微的镜头语言把旅行过程中的画面都展现出来。
《感伤之旅》不再像传统摄影的规矩和藏匿,荒木经惟用这种私人化的表达打破了摄影的空间性,让我们在观看这组照片时把各个细节串联起来,通过想象构建了完整的旅行。不同时间下的地点,不同状态下的人物,黑白光影中透露了时间的流逝。而“新婚之旅”取名为《伤感之旅》大抵也因为这时间流逝之感。
另一组作品《冬之旅》在延续“私写真”的基础上,以更加情绪化的镜头记录了结婚二十年后即将离世的阳子。1989年阳子因病入院,荒木经惟拍摄了阳子在病房里的状态。仅有的几张阳子的照片中,阳子的表情与《感伤之旅》中青涩的面容相比,显得更加成熟和从容。之后阳子病情恶化,躺在担架床被推往急救室,直到阳子去世后躺在铺满鲜花的棺木中,送葬车运送阳子的遗体。整个过程都被如实记录下来。在此过程中他还拍摄了大量的空景照片,如晾晒在阳台上的两床棉被,楼梯上孤独的人影,病房外天空的虚无。阳子去世后,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的袭来,荒木经惟从家里拍摄了屋外空旷苍白的景象。
静静走过展厅里《冬之旅》的作品墙,我们能感受到那种令人屏息的凝滞气氛,带着死亡夺走生命的绝望。这个系列中,荒木经惟把“私写真”的概念发挥到极致,用影像讲述了阳子去世的心情,在时间性的表达中抒发了自己面对爱人死亡的绝望和孤独之感。
之后创作的《春之旅》,记录了阳子去世之后他与爱猫奇洛的孤独生活,以及奇洛去世的过程。自阳子入院之后,荒木经惟的镜头语言更加情绪化,出现了很多拍摄天空光影的空旷景象。这一系列作品在拍摄了爱猫去世后的尸体和遗骨之后,以两幅阴晴不定的天空之景作为尾声,表达了又一个生命离去之后,荒木经惟对孤独的感受更加深刻。
展览最后展出了荒木经惟的最新摄影作品《堕乐园》。起因是2012年他曾与阳子共同生活的旧公寓需要拆除,同时日本遭受地震海啸的灾害。荒木经惟感怀曾经拍摄过无数照片的旧公寓阳台,于是搭置了黑布背景,将玩具恐龙、娃娃与花放在一起,孩童般天真的情绪与浓重阴暗的画面交织在一起,在这个荒木经惟视为乐园的阳台上,他为自己的镜头举办了最后的狂欢,然后这些美好的回忆堕入虚空。
荒木经惟被人熟知多是因为捆绑、过激人体的摄影作品,其大胆的风格遭受激烈争议。但荒木经惟并不是一个专门博取眼光和注目的摄影师,他的“感伤之旅·堕乐园”展览就像他写就的一部私人传记,将未曾表露的私人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接受我们的阅读与审视,将自己细腻的情感传递给观展的每一个人。
时值荒木经惟上海影展尾声,再次以缓慢的步伐走在展厅中,历经一次感伤之旅,所有时间行进中的光影流动,如旧时黑白电影,堆叠出一个落寞之人的内心感怀。
(本文刊登于《北京青年报》http://youth.ynet.com/3.1/1401/21/866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