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is Nuo on the moon
  • Home
  • Writing
    • Poems
    • Fictions
    • Art Criticism
    • Cinecism
    • Texts
  • Photography
    • Art
    • Vision
  • Link
  • Contact

《二次曝光》影评:意识轨道上的双重影像  

文/路易斯诺

        如果看过导演克里斯多夫·诺兰的电影,那么你会知道这位导演的片子很常在讨论一个问题,你究竟相信什么才是真实的?从最近他执导的《盗梦空间》回溯到让诺兰成名的《记忆碎片》,一些现实与记忆的情境交叉出现,所有人都开始困惑,不知道现实在哪里。

        初看李玉导演的《二次曝光》,立刻就想到了诺兰反复提到的关于真实性的问题。我们看似日常的生活中,到底隐藏着多少谎言,连我们自己的未曾发觉。就算我们发现了谎言的存在,意识依旧会发出一些信息,致使我们继续相信。李玉的故事从欺骗开始说起。

        宋其是一家整形医院的医师,她的男朋友刘东也是。宋其负责整容咨询,刘东负责整容手术。两人亲密恩爱的生活在宋其发现男友与自己的闺蜜小西有暗中来往的蛛丝马迹中产生裂痕,信任开始崩盘。宋其参加小西办的派对结束之后,半夜在杂物间外亲眼看到了房内刘东正与小西上床。宋其与刘东、小西的关系彻底决裂。宋其感到愤怒和痛苦,无法容忍这种欺骗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去质问刘东,刘东却给出让她更崩溃的答案,说他已爱上小西许久。宋其到小西家里,争吵之下宋其用刘东送给小西的橙色丝巾勒死了小西,将她的尸体埋在后院的石砖路面下。小西的丈夫保安称其妻子失踪,警察刘建介入调查,迷茫与恐惧中,宋其将她的一名顾客整容成小西的模样,并请求她去帮小西的案子销了。但警察仍存有疑虑。刘东也怀疑小西的消失与宋其有关。刘东带着橙色丝巾找到警察。宋其发现后立刻开车逃跑。在警察追捕的过程中,小西无意开车撞死了警察刘建。情绪彻底崩溃的她最后打电话报警。

        这段故事里,宋其对周围每个人的信任都出现了裂痕。她以非常敏感的直觉发现了小西在谈到从未见过的刘东时,言语上流露出不自然的情绪。从这个线索延伸出去,她继而发现了橙色丝巾的存在。那是刘东送给小西的礼物。宋其的嫉妒再次升级。而在超市里,刘东突然的消失和宋其看见小西一晃而过,让她更加确定一定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人性的恶一旦被唤醒,是更容易摧毁善的。因为我们都是动物,秉持着兽性。《路西法效应》里讨论到,人如何轻易的变成杀人犯。在某些特定条件和情境下,人的思维和意识就出现了偏差。我们的所谓坚持能在瞬间消失。所以这些细节导致了宋其做出的连续杀人事故。

        而这段故事的怀疑又建立在第二段故事之上。

        宋其报警之后,警察赶到案发现场,却没有发现刘建警官。宋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调查发现并没有刘建的存在。于是宋其告诉警察她还杀害了自己的闺蜜小西。但警察根据宋其的叙述,挖掘埋在土里的尸体,只发现了一个笔记本包裹在塑料袋里。并没有小西。小西的表姐也告知警察妹妹已经出国,走之前还办了一个派对,宋其也参加了。而整形医院的郝医师说,医院里根本没有刘东的存在。

        宋其的自我怀疑在外界发生的一系列蹊跷事件后被唤醒。真相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被放在眼前。就如短片《拾梦之旅》里提到的问题,你如何证明你的存在。你真的存在吗。记忆就是宇宙。意识都是幻觉。完全相悖的事件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故事背后,宋其的父亲宋德顺出海工作时发生海难。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去世。律师刘建帮助宋其的母亲领到一笔钱。其实宋德顺幸存了下来,但宋其的母亲告诉宋她已经领了丧葬费,所以让他暂时避一段时间。帮助她的律师和宋其的母亲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一个下雨的晚上,宋德顺回到自己的家,想要给母女一个惊喜。但他眼前却是妻子和刘建的亲密。愤怒之下宋德顺用橙色丝巾杀死了妻子。而小宋其在纸窗背后目睹了这一经过。律师刘建把宋其领回了自己家。刘建的儿子刘东跟她一起长大。两人也愈发亲密。后来,刘建收到信件,宋其的父亲因肝癌晚期即将去世,想在离开之前见宋其一面。刘建独身上路去找宋德顺,但在路上车祸去世。刘建的去世让宋其找到了他生前的日记,以及父亲的信息。真相得以还原。最后宋其在秦皇岛找到了刘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发生一些不堪回首的事情后,人的本能会把这个事情屏蔽在我们的记忆之外。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它都会暂时搁置在别的角落。但并不代表我们彻底忘记了。例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是gay,而且他总是喜欢跟老的不帅的人进行强烈的性行为,但他自己也很疑惑为什么他会倾向这样奇怪的选择。后来他在某些事情之后去看了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一些记忆重新回到他的面前。他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被一个又老又丑的男人强暴过。于是他在之后的选择上,就被动的接受了这种类型。

        这种屏蔽的意识会在我们的思维里产生两条交错但看似不一致的线路。我们混淆了事情的真假,虽然我们最后也不知道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两条线路形成了双重影像,也就是精神学科里的精神分裂。

        《二次曝光》里的宋其,正是因为童年产生的阴影,被意识埋在不可知的背后,然后在与亲人和爱人的分离之后,出现了幻觉。因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会缺乏一种认同感。没有认同感的人对周围事物会引起怀疑,无论是身边发生的事或者自己。而又不愿承认怀疑的真实性之后,矛盾就造成了错误的幻觉。用意识欺骗自己,活在幻想的世界当中。

        宋其制造的幻觉带有自我毁灭的性质。因为她的痛苦来自于隐隐的意识里,影片中多次出现潮湿的雨水和在水里,这是置换于她看到父亲杀害母亲的那个晚上的下雨,和刘建带她回家的时候被淋湿的感觉。无法解除痛苦,也无从知晓痛苦的存在。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类似的感觉和情绪移驾,意识里的两个轨道出现交错。

        类似的电影像韩国的《墙花,红莲》,秀薇因为失去了母亲和妹妹之后不愿意面对现实,继而产生一系列幻觉,虚构出妹妹依然在她身旁但继母想要害死妹妹的事件。同样是自我毁灭的幻觉。精神出现混乱,意识轨道的分裂。

        《二次曝光》的镜头语言也为故事制造了一些幻觉。诸如多次出现的虚焦镜头,似乎在指向宋其的幻觉里的生活。摇晃的镜头提示着我们从另一一个角度来观看。并不像现实主义手法中客观描述事件的方法。电影色调以昏暗和鲜艳的橙色做对比,同样揭示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识领域。还有那些漂浮的潮水雨水,屋顶上的水滴,都是宋其内心里的感觉。导演李玉在设计镜头时选择了相对实验性的语言,让故事看起来亦真亦幻,传递出宋其的怀疑信息。

        在第一个故事段落,出现了两次宋其和父亲相处的事件。第一次,在宋其和刘东感情亲密的时候,她与父亲的相处也是快乐融洽的。第二次,在宋其和刘东感情破裂之后,她与父亲的相互变得忧郁,宋其再给父亲读书的时候,暗自流下眼泪。两段穿插在顺序故事中的情节,打破了连贯叙事,继而反应出宋其的内心走向。

        在镜头剪辑上,很少使用连贯镜头,而是把一个完整镜头切割成断续的片段。这种手法在电影《李米的猜想》的开头也使用过。断点的镜头使故事分离原本形态,从更抽象的角度来观察故事,也引导观众进入幻觉情境。

        电影里的对白处理也是断续的,甚至故意有些虚假,为了编造出宋其的精神分裂里,自己臆想出来的对话。所以初看上去,台词并不如日常生活里的自然顺畅,反而多了很多类似独白的语句,暗示性的揭露电影主题。

        电影的音乐由Howie.B完成。擅长实验迷幻电子的Howie把电影的情绪营造的更加虚幻。即使在四合院派对上的DJ音乐,Howie都处理得十分抽离,毫无现实的成分在里面。而《回到现实》运用在宋其开车去寻找父亲的路上,摇晃的镜头加上大量的Dub鼓点,也切割了连贯叙事的感觉。主题曲《在我想起来》是韩寒作词,李代沫和吉克隽逸演唱。歌词并不复杂,反映出来精神分裂的人的天马行空的思维和对世界的质问。

        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是,这是真的吗。有的时候走在路上,会恍惚的觉得这好像在做梦。因为一切都虚空。所有看到的景象都只存在于意识里。是你的意识告诉你,你现在在走路,你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你刚刚路过了一个咖啡馆,路上的车辆很多。我们如何区分梦境与现实成为了一道迷。《二次曝光》提出了关于真实性问题,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不要轻易的相信我们所相信的事物。在这存在的背后,一定有什么秘密是等待我们发现的。意识也永不在单一轨道上。

        这似乎就是《二次曝光》电影名字的意义。“二次曝光”在摄影中是指,当拍摄一次之后把胶片再次倒回,再次拍摄不同的画面到胶片上,洗出来之后就是两个画面的重叠。

        影片的最后,宋其和刘东在秦皇岛的海滩上,看到了海市蜃楼的景象。海市蜃楼喻意着错觉。像我们的意识一样飘忽。我们最终也只是活在虚无之中。并无任何发生。


更多

本站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3 - 2017 by 路易斯诺 Luis Nuo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