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黑兰》影评:暴力谋杀遮掩下的脆弱灵魂
文/路易斯诺
在电影市场类型化的演进中,院线上映的类型电影越来越“统一”。现在但凡说到动作片,很难逃脱与黑帮势力对峙,FBI介入调查,在中东或南美的房顶上追逃,暴力枪战等戏码。从近期上映的《飓风营救2》《劫案迷云》《007大破天幕杀机》等一系列动作片中都能找到相似的情节。观众的观影情绪也被引导到单纯的寻求暴力带来的紧张和刺激,很少有更深入的意义。
六月八号在中国内地院线上映的《致命黑兰》早在2011年就已在欧美等国家地区先行上映。同样是《飓风营救2》的主创团队,吕克贝松在《致命黑兰》的电影中设计了一个以女性英雄为主角的故事,试图打破常规动作片的模式,用女主角的经历来剖析暴力背后隐藏的深层动机和对于人性的探讨。
《致命黑兰》的女主角卡塔利亚在故事的开头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以路易斯为首的贩毒团伙杀害。而卡塔利亚机灵的逃脱团伙的胁迫,逃到美国投靠她的舅舅。在这段故事的关系中,枪杀父母的暴力给卡塔利亚带来了脆弱,同时她失去父母的当下与马克的冷静对谈,以及插在马克手上的刀,也说明了卡塔利亚自身携带的暴力。我们很容易就能电影的开头提出问题,到底是脆弱导致了暴力,还是暴力制造了脆弱。电影用三段谋杀的情节来展现暴力与脆弱之间的关系。
卡塔利亚做好万全的准备后,成为了一名职业杀手。她表面在帮舅舅艾米利奥完成谋杀的任务,但同时也给路易斯团伙留下卡塔利亚兰花的讯息,引诱他们现身。电影一共有三段卡塔利亚谋杀的过程,每段谋杀都有十分缜密的安排,或许也可以说为了增强可看性而精心设计了巧合。
第一段在监狱里的谋杀结束之后,卡塔利亚跟舅舅通报情况,请求一天的休息。她恢复自己的身份在家里洗澡,坐在椅子上吃棒棒糖,然后去跟暧昧情人短暂亲密。第二天一大早便离开。卡塔利亚与情人的关系里,既是身体亲密接触,也是内心的远离。她必须对她的暴力谋杀行为保密,但这种远离带来的是更虚空的孤独。第二段谋杀之后她与舅舅及家人的关系也发生改变,舅舅不想让她继续杀人。而情人尝试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想要从内心里更接近她,但她还是保持警觉态度。这无疑导致更深层的脆弱。在失去舅舅和外婆之后,卡塔利亚内心的崩溃更了她更强大的力量进行最后一次残忍谋杀。但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卡塔利亚失去了生活中所有珍贵的情感。
电影留出更多的空间来说谋杀结束之后发生的事件,所以并不只是为了追求刺激而简单暴力。在电影中,暴力与脆弱在三段谋杀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卡塔利亚因为脆弱而产生暴力,而暴力又带来更多的脆弱。这个微妙的循环及其程度的加深造就了整个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的转变直接指向人性问题的探讨。
父母被杀害的事件是卡塔利亚复仇的心理动机。但是复仇的动机并不直接来自暴力,因为失去父母后卡塔利亚感到难受和伤痛,她感到自己是脆弱的。脆弱是如何变成暴力的呢?从心理学分析,脆弱的负面情绪如要从潜意识引到意识中,需要触及相关事物引发回忆。而当她意识到这种情绪的存在,但其中的力量太过压抑,意识会发出指令对外界的相关事物进行反抗,其直接方式就是暴力。通过复仇铲除那些杀害父母的人,让意识中的脆弱消失,她证明了她有以暴制暴的能力。但同时潜意识里的压抑情绪被谋杀的表面实质遮掩得更加透彻,并不带来真正的解脱,反而会让这种脆弱的情绪更深。
卡塔利亚与舅舅和外婆的关系更像是她与父母的重复。在她的思维模式里,如果她想保护他们,她必须使用更多的力量,这些力量被转换为对外界的暴力。这种影响源自于小时候她的父母同样使用暴力来保护她。而卡塔利亚与情人的关系更加微妙,卡塔利亚需要得到感情上的依托,同时她拒绝来自他人的情感信息,她与父母的关系的断裂导致她无法轻易的接收别人对她的情感。意识一直发出反抗的指令。
所以卡塔利亚这个人物是悲剧性的,她的生活经历让她成为了一个表面暴力内心脆弱,兼具两个极端行为的连环杀手。影片结尾她听到她的情人对她说出“我爱你”,但她也已经失去了那个爱她的人。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而西方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则认为,人是动物属性的物种,生而具有动物性的暴力倾向。卡塔利亚即是人性本真,又是社会对立。我们很难就此单纯的断定她的好坏善恶。这是《致命黑兰》中很有趣的一点。
电影的名字中,致命的黑色兰花也暗喻了深埋在卡塔利亚心中由脆弱灌溉的暴力种子。
在电影市场类型化的演进中,院线上映的类型电影越来越“统一”。现在但凡说到动作片,很难逃脱与黑帮势力对峙,FBI介入调查,在中东或南美的房顶上追逃,暴力枪战等戏码。从近期上映的《飓风营救2》《劫案迷云》《007大破天幕杀机》等一系列动作片中都能找到相似的情节。观众的观影情绪也被引导到单纯的寻求暴力带来的紧张和刺激,很少有更深入的意义。
六月八号在中国内地院线上映的《致命黑兰》早在2011年就已在欧美等国家地区先行上映。同样是《飓风营救2》的主创团队,吕克贝松在《致命黑兰》的电影中设计了一个以女性英雄为主角的故事,试图打破常规动作片的模式,用女主角的经历来剖析暴力背后隐藏的深层动机和对于人性的探讨。
《致命黑兰》的女主角卡塔利亚在故事的开头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以路易斯为首的贩毒团伙杀害。而卡塔利亚机灵的逃脱团伙的胁迫,逃到美国投靠她的舅舅。在这段故事的关系中,枪杀父母的暴力给卡塔利亚带来了脆弱,同时她失去父母的当下与马克的冷静对谈,以及插在马克手上的刀,也说明了卡塔利亚自身携带的暴力。我们很容易就能电影的开头提出问题,到底是脆弱导致了暴力,还是暴力制造了脆弱。电影用三段谋杀的情节来展现暴力与脆弱之间的关系。
卡塔利亚做好万全的准备后,成为了一名职业杀手。她表面在帮舅舅艾米利奥完成谋杀的任务,但同时也给路易斯团伙留下卡塔利亚兰花的讯息,引诱他们现身。电影一共有三段卡塔利亚谋杀的过程,每段谋杀都有十分缜密的安排,或许也可以说为了增强可看性而精心设计了巧合。
第一段在监狱里的谋杀结束之后,卡塔利亚跟舅舅通报情况,请求一天的休息。她恢复自己的身份在家里洗澡,坐在椅子上吃棒棒糖,然后去跟暧昧情人短暂亲密。第二天一大早便离开。卡塔利亚与情人的关系里,既是身体亲密接触,也是内心的远离。她必须对她的暴力谋杀行为保密,但这种远离带来的是更虚空的孤独。第二段谋杀之后她与舅舅及家人的关系也发生改变,舅舅不想让她继续杀人。而情人尝试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想要从内心里更接近她,但她还是保持警觉态度。这无疑导致更深层的脆弱。在失去舅舅和外婆之后,卡塔利亚内心的崩溃更了她更强大的力量进行最后一次残忍谋杀。但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卡塔利亚失去了生活中所有珍贵的情感。
电影留出更多的空间来说谋杀结束之后发生的事件,所以并不只是为了追求刺激而简单暴力。在电影中,暴力与脆弱在三段谋杀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卡塔利亚因为脆弱而产生暴力,而暴力又带来更多的脆弱。这个微妙的循环及其程度的加深造就了整个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的转变直接指向人性问题的探讨。
父母被杀害的事件是卡塔利亚复仇的心理动机。但是复仇的动机并不直接来自暴力,因为失去父母后卡塔利亚感到难受和伤痛,她感到自己是脆弱的。脆弱是如何变成暴力的呢?从心理学分析,脆弱的负面情绪如要从潜意识引到意识中,需要触及相关事物引发回忆。而当她意识到这种情绪的存在,但其中的力量太过压抑,意识会发出指令对外界的相关事物进行反抗,其直接方式就是暴力。通过复仇铲除那些杀害父母的人,让意识中的脆弱消失,她证明了她有以暴制暴的能力。但同时潜意识里的压抑情绪被谋杀的表面实质遮掩得更加透彻,并不带来真正的解脱,反而会让这种脆弱的情绪更深。
卡塔利亚与舅舅和外婆的关系更像是她与父母的重复。在她的思维模式里,如果她想保护他们,她必须使用更多的力量,这些力量被转换为对外界的暴力。这种影响源自于小时候她的父母同样使用暴力来保护她。而卡塔利亚与情人的关系更加微妙,卡塔利亚需要得到感情上的依托,同时她拒绝来自他人的情感信息,她与父母的关系的断裂导致她无法轻易的接收别人对她的情感。意识一直发出反抗的指令。
所以卡塔利亚这个人物是悲剧性的,她的生活经历让她成为了一个表面暴力内心脆弱,兼具两个极端行为的连环杀手。影片结尾她听到她的情人对她说出“我爱你”,但她也已经失去了那个爱她的人。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而西方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则认为,人是动物属性的物种,生而具有动物性的暴力倾向。卡塔利亚即是人性本真,又是社会对立。我们很难就此单纯的断定她的好坏善恶。这是《致命黑兰》中很有趣的一点。
电影的名字中,致命的黑色兰花也暗喻了深埋在卡塔利亚心中由脆弱灌溉的暴力种子。